数据库基础概念
一、事务
事务指的是满足ACID的一组操作,它可以通过Commit提交一个事务,也可以使用Rollback进行回滚。
原子性(Atomicity)
事务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,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后提交,要么全部失败回滚。
回滚可以通过回滚日志(Undo log)实现,里面记录着事务所执行的所有修改操作,回滚时反向执行即可。
一致性(Consistency)
数据库在事务执行前后都保持一致性状态。在一致性状态下,所有事务对同一个数据的读取结果是相同的。
隔离性(Isolation)
一个事务所作的更改在提交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。
持久性(Durability)
一旦事务提交,其所作的更改就会永远保持到数据库中。即使数据库发生崩溃,事务的执行的结果也不能丢失。
系统发生崩溃时,可以通过重做日志(Redo Log)进行修复,从而实现持久性。与回滚日志不同记录的数据的逻辑修改不同,重做日志记录的是数据页的物理更改。
事务的ACID特性概念简单,但不好理解,主要是这几个特性不是一种平级关系:
- 一致性是基本保证的,只有满足一致性,事务的执行结果才是正确的
- 在无并发情形下,事务串行执行,隔离性一定满足。此时只要满足原子性就能满足一致性
- 在并发情形下,多个事务并发执行,事务不仅要满足原子性,还要满足隔离性,才能满足一致性
- 事务满足持久性,是为了应对系统崩溃情况
二、并发一致性问题
并发条件下,事务的隔离性很难保证,因为会出现很多并发一致性问题。
丢失修改
T1,T2两个事务都对一个数据进行修改,T1先修改,T2后修改,此时T2的修改会覆盖T1的修改。
读脏数据
T1修改一个数据,T2随后读取了该数据。如果T1撤销了这次修改(发生了回滚),那么T2读到的数据是脏数据。
不可重复读
T2读取了一个数据,随后T1修改了该数据。如果T2再次读该数据,此时读取的数据与第一次不一致。
幻读
T1读取了某个范围内的数据,随后T2在这个范围内插入了一条数据。T1再次查询这个范围内的数据的话,此时读取的结果与第一次不同。
三、数据库中的锁机制
锁的粒度
MySQL中提供了两种锁的粒度:行级锁和表级锁。
降低锁的粒度,可以减少锁的竞争,提升系统的并发程度。
但是加锁需要消耗资源,锁的各种实现都会增加系统负担。锁粒度越小,系统开销越大。
因此需要平衡锁开销和并发度。
锁的类型
独占锁(Exclusive),简写为 X 锁,又称写锁。
共享锁(Shared),简写为 S 锁,又称读锁。
有以下两个规定:
一个事务对数据对象 A 加了 X 锁,就可以对 A 进行读取和更新。加锁期间其它事务不能对 A 加任何锁。
一个事务对数据对象 A 加了 S 锁,可以对 A 进行读取操作,但是不能进行更新操作。加锁期间其它事务能对 A 加 S 锁,但是不能加 X 锁。
补充(不太懂)
使用意向锁(Intention Locks)可以更容易地支持多粒度封锁。
在存在行级锁和表级锁的情况下,事务 T 想要对表 A 加 X 锁,就需要先检测是否有其它事务对表 A 或者表 A 中的任意一行加了锁,那么就需要对表 A 的每一行都检测一次,这是非常耗时的。
意向锁在原来的 X/S 锁之上引入了 IX/IS,IX/IS 都是表锁,用来表示一个事务想要在表中的某个数据行上加 X 锁或 S 锁。有以下两个规定:
一个事务在获得某个数据行对象的 S 锁之前,必须先获得表的 IS 锁或者更强的锁;
一个事务在获得某个数据行对象的 X 锁之前,必须先获得表的 IX 锁。
通过引入意向锁,事务 T 想要对表 A 加 X 锁,只需要先检测是否有其它事务对表 A 加了 X/IX/S/IS 锁,如果加了就表示有其它事务正在使用这个表或者表中某一行的锁,因此事务 T 加 X 锁失败。
封锁协议
一级封锁协议:事务 T 要修改数据 A 时必须加 X 锁,直到 T 结束才释放锁。
可以解决丢失修改问题,因为不能同时有两个事务对同一个数据进行修改,那么事务的修改就不会被覆盖。
二级封锁协议:在一级的基础上,要求读取数据 A 时必须加 S 锁,读取完马上释放 S 锁。
可以解决读脏数据问题,因为如果一个事务在对数据 A 进行修改,根据 1 级封锁协议,会加 X 锁,那么就不能再加 S 锁了,也就是不会读入数据。
三级封锁协议:在二级的基础上,要求读取数据 A 时必须加 S 锁,直到事务结束了才能释放 S 锁。
可以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,因为读 A 时,其它事务不能对 A 加 X 锁,从而避免了在读的期间数据发生改变。
两端锁协议:加锁和解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。
可串行化调度是指,通过并发控制,使得并发执行的事务结果与某个串行执行的事务结果相同。串行执行的事务互不干扰,不会出现并发一致性问题。
事务遵循两段锁协议是保证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,但不是必要条件。
四、事务的隔离级别
读未提交(READ UNCOMMITTED)
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另一个事务没有提交的数据。无法避免任何一种情况。
读提交(READ COMMITTED)
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已经提交的事务所做的修改。换句话说,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提交之前对其它事务是不可见的。可以解决脏读。
可重复读(REPEATABLE READ)
保证在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的结果是一样的。可以解决不可重复读。
序列化(SERIALIZABLE)
强制事务串行执行,这样多个事务互不干扰,不会出现并发一致性问题。
该隔离级别需要加锁实现,因为要使用加锁机制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事务执行,也就是保证事务串行执行。
五、多版本并发控制
六、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
数据库三大范式:
- 属性不可分:每一列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属性值,确保每一列的原子性,两列属性相近或一样,尽量合并属性一样的列,确保不产生冗余数据。
- 每一行的数据只能与其中一列相关,一行数据只做一件事。只要数据列中出现数据重复,就要把表拆分开来。
- 数据不能存在传递关系,每个属性都与主键有直接关系而不是间接关系。
七、常见问题
数据库索引用过哪些,什么情况失效?
主键索引(聚簇索引)、普通索引、唯一索引、全文索引
where 语句中使用or,但是没有把or中的所有字段都加上索引,索引失效。
where 语句使用<>和!=
like查询以“%…”开头
如果mysql估计全表扫描更快的话
LIMIT M, N
LIMIT 给定两个参数,第一个参数指定第一个返回记录行的偏移量,第二个参数指定返回记录行的最大数目(初始记录行的偏移量是 0而不是 1)。
LIMIT M 等价于LIMIT 0, M
drop和delete的区别
delete 删除的是 数据,drop语句删除表结构及所有数据,并将表所占用的空间全部释放
delete会触发触发器,drop不会触发触发器;
数据库事务的应用场景
在执行一系列数据库操作时,要保证这些操作必须完全正确执行,否则就不执行,在这种情况下,适合使用事务,例如将一些数据插入到两个相关联的表中,而且不能只有一张表插入成功,这种情况下,使用事务,无论是否插入成功,都不会对数据库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数据库索引的创建原则
表的主键、外键必须有索引;
经常查询的数据列最好建立索引
对于需要在指定范围内的快速或频繁查询的数据列;
经常用在WHERE子句中的数据列。
经常出现在关键字order by、group by、distinct后面的字段,建立索引。如果建立的是复合索引,索引的字段顺序要和这些关键字后面的字段顺序一致,否则索引不会被使用。
原文作者: NTJD
原文链接: http://yoursite.com/2020/08/13/数据库基础概念/
版权声明: 转载请注明出处(必须保留作者署名及链接)